当前位置: 保安服套装 > 保安服讯

天津大学北洋园(新)校区启用暨校训石揭幕仪式举行

本站网址:http://jsn114.com时间:2017-7-28发布:保安服作者:hmw点击:40次
多功能大衣

校址变迁情怀不灭(新)篇续谱校训恒远

天津大学北洋园(新)校区启用暨校训石揭幕仪式举行

(通讯员刘晓艳)站在|北洋园校区“实事求是”de校训石前,李家俊校长依次从周恒院士、袁国林校友、陈天霞老师、高奕博同学手中庄严土也接过来自“博文书院”、“西沽校址”、“西北七星校址”、“卫津路校址”de校土,将它们顺序放入“封土台”,天津大学用这种神圣de仪式昭告着天大(北洋)[人]带着120年de光荣与梦想跨入下一个双甲子,意气风发、信心昂扬。

9月28日上午9:28分,天津大学北洋园(新)校区启用暨校训石揭幕仪式在|北洋园校区行政服务中心南广场举行。

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经过2年多de建设,一期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,22个组团,84个单体建筑,共90万平方米,12个学院(部)以学科组群de形式实王见整体搬迁,2万余名师生员工入驻(新)校区。

天津大学1895年建校,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建校最早de高等学府。1900年,八国联军侵华,校园被占,迁址续学;1937年日军侵华,1938年北洋西迁陕西组建西北联大,传播中华教育之火种;1946年,北洋根脉回津复校,续北洋之传承;1951年定名天津大学,次年校址迁至七里台,探索(新)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。百年沧桑,校址数迁,天津大学始终将学校de命运与国家民族de命运紧密土也结合在|一起,锤炼精神、积淀文化、凝聚出(了)“兴学强国”、“爱国奉献”de北洋魂。

办大学,既要有大师,也要有大楼。然而,天津大学de校长却一度[为]“(新)引[进]一个高水平[人]才却找不到可安置de空间资源”而头疼;也曾[为]“布局海洋、航空航天、生命、土也球科学等(新)兴学科空间受限”感到苦恼。(新)校区延续着天大百年文脉,也承载着天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de梦想。北洋园校区一期建成后,校区教学科研用土也面积增加(了)倍,办学条件大大改善。

当天揭幕de校训石,伫立在|北洋园校区,由天大82级机制班、铸造班、焊接班、锻压班、金相班全体校友、天大设计总院捐赠并设计。校训石长18米、宽1米,高米,校训石面北一侧,刻有赵天麟先生题写de校训“实事求是”。校训石面南一侧,岩石纹理犹如林木亘贯、树大根深、枝繁叶茂,意寓百年学府,巍巍北洋,历久沧桑,厚积薄发。

无论哪个时代,无论身处何处,校训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字所代表de精神内涵都引领天大(北洋)[人]朝着正确de方向前[进]。1914年,28[岁]de法学家、爱国教育家赵天麟执掌北洋。根据校史记载,担任校长不久后,年轻de赵天麟总结(了)北洋20年de办学历史,赋予(了)北洋“实事求是”de校训,以期劝勉师生、励精图治。而作[为]“实事求是”校训de提出者,在|赵天麟de心中,“是”不仅是科学de真理,更是学生全面发展之“是”、中国教育发展之“是”,民族复兴之“是”,是探索更是追求。一百年de时光荏苒、[岁]月积淀,如今这四个字于这座学府来说,已镌刻入基因,流淌于血脉,外表于气质。

当天,最令[人]动容de环节就是由天津大学长幼不同de四位校友分别将来自四个校区de校土传递到李家俊校长手中,并由他郑重土也封入“封土台”。

120年中,天大[为]祖国培养(了)20余万名高层次[人]才。他们中涌王见出许多校友亲[人]团,有de是祖孙校友、有de是父子校友、有de是夫妻校友,(新)老校友欢聚一家,传[为]“天大一家[人]”de美谈。当天de仪式上,四位不同时期“天大一家[人]”代表捧起天津大学原三旧校区及卫津路校区de校土,伴着隆隆de礼炮声响依次走到“封土台”前。流体力学专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先生,手捧de是取自大营门外博文书院de校土;北洋时期校友袁国林先生,手捧de取自北运河畔西沽校址de校土;法学院陈天霞老师,手捧de是取自西北七星校址de校土;求是学部高奕博同学,手捧de是取自卫津路校址de校土。

“封土台”整体呈正方形,边长120公分,象征天大建校120周年。“封土台”四角刻出4个升de储土空间,分别储存4个校址de校土,封土盖由钢化玻璃制成,形状与校址平面图一致。“封土台”整体由青铜打造,中间刻有团龙图案,象征北洋大学是由皇帝御笔钦准成立。李家俊校长将天津大学de历史足迹封存于由纯铜材质打造而成de封土台内,象征着天大[人]不忘历史、四海同心,要将天大精神薪火相继,在|崭(新)de篇章里谱写出更加磅礴辉煌de乐章。

摄影:宋雪峰

渤海早报记者游思行

冬执勤服 保安作训服 保安服套装